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90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气田是长庆气区目前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其储层特征、空间叠置结构及水平井开发适用性对气田科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分析表明,神木气田山西、太原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及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及粒间孔为主,储层孔隙度分布于2.0%~10.0%,平均为6.6%,渗透率分布于0.10~1.00 mD,平均为0.83 mD,整体属低孔、致密砂岩储层。测试分析表明,孔隙度5.0%、渗透率0.10 mD、含气饱和度45%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标准。基于密井网解剖,将有效砂体空间结构类型划分为多层孤立分散型、垂向多期叠加型、侧向多期叠置型等3种。研究表明,神木气田不适合开展大规模水平井开发,可在有限地区进行局部式水平井部署。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早期注聚效果的评价没有成熟的方法,增油降水的效果基本依靠动态分析方法评价,由于早期注聚与晚期注聚的很大不同,造成动态分析方法在评价早期注聚效果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引入一种早期注聚效果评价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渤海L早期注聚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高精度历史拟合的数值模型,并建立假想的水驱模型,使之与实际模型对比,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法计算的增油量与动态分析法相比更加精确,原因是数值模拟法排除了各种措施带来的干扰,且考虑了油田的递减规律。另外建立了不同含水时机注聚的模型,通过分析认为,目前渤海L油田实行的早期注聚在各方面相较其他含水时机注聚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CT扫描技术实现对岩心微观驱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CT扫描技术对岩心内部孔隙度的空间分布测定,可识别岩心的非均质性特征。不同驱替液在微观介质中渗流分布图像的重建,直观地得到了岩心不同断面不同时刻的渗流分布特征。通过对每一驱替阶段岩心含油饱和度值的计算,得到微观剩余油在微观介质中的三维分布及含油饱和度的沿程分布信息。从而实现岩心驱替过程中渗透规律的描述及含油饱和度的可视化和定量表征。  相似文献   
4.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组储层物性下限进行评价,确定其孔隙度下限值为4.5%,渗透率下限为(0.03~0.04)×10-3μm2。对巴喀气田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为有效储层分布的有利相带。巴喀气田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位置的高低、砂岩粒度的粗细、裂缝的发育程度三个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位置的高低对研究区的有效储层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钻井解释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研究区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粒度较粗的砂岩段中,随着砂岩粒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好,物性的变好为有效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研究区裂缝较为发育,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加,储层的有效程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5.
喀什凹陷是塔西南坳陷油气显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塔里木盆地连接中亚油气勘探的前沿阵地,确定油气显示的油源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克拉托背斜北翼大量存在的原油和油砂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评价了凹陷北缘库孜贡苏剖面侏罗系烃源岩和南缘炮江沟剖面石炭系烃源岩,得出了两套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原油和油砂抽提物的油源。结果显示,中、下侏罗统粉砂质泥岩和下石炭统黑色碳质泥岩是该区较好的两套烃源岩,两者存在明显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差异;通过对饱和烃馏分中甾、萜烷和芳烃馏分中三芴化合物、三芳甾烷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的刻画,发现喀什凹陷原油与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具对比性,克拉托背斜油砂抽提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而与下石炭统黑色碳质泥岩具有较好的对比,三芳甾烷证据认为早期石炭系烃源贡献可能对原油和油砂都有影响。油源的新认识对喀什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藏润湿性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表面润湿性是影响油、水在岩石孔隙中分布、流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岩石润湿性直接制约着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毛细管力以及石油采收率。从岩石表面矿物组成、原油的组分、地层水、注入水的离子含量和离子组成、pH以及温度等方面讨论了油藏岩石的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方王油田污水特点,设计了一套多功能超细化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在污水中混入一定量空气,利用多相流中气液分布与传质原理,可同时解决污水水质改性、预氧化脱硫脱铁等问题,将腐蚀与水质不稳定性问题,在站内的预氧化过程中一并加以解决;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2去除率65%以上,预氧化脱硫率100%,二价铁、总铁脱除率大于90%,污水p H值提高0.9左右,效果明显。具有较广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在FPGA上实现的一款带全数字的延时锁定环(DLL)反馈的TDC电路,该TDC采用了延迟内插法延迟链结构.解决了利用FPGA配置电路对FPGA内部开关参数进行高低温(-55~125℃)测试的问题.延迟链选择的是FPGA中快速进位链,在0.18μm工艺FPGA上,分辨率在25℃下能达到167ps.与另外一种在反熔丝结构FPGA上实现的TDC相比,分辨率在0℃,25℃,50℃分别提高了16.8%,16.5%,16.7%.在相同温度下,分辨率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反熔丝FPGA上的TDC需要对编码链进行反复的调整,而本文的TDC通过DLL锁定就可以完成对延迟链的调整,大大减小了开发和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存在局部极小点和振荡的问题对势场函数进行分析和改进,以保证目标点为势场的全局最小点。在动态势场中,引入是否陷入局部极小点的判断机制,并结合一种“沿目标方向90°移动”的方法来跳出局部极小点,实现多无人机编队的路径规划、协同避障和防碰撞。利用回归搜索法来对路径进一步优化。MATLAB的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人工势场法的不足,提高了人工势场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In 1985, more than thirty geomorphologists, planetary scientists, and remote sensing specialists gathered at a conference center in Oracle, Arizona, to discuss an emerging area of research that they called “mega-geomorphology.” Building on a conference of the same name held in London in 1981, they argued that new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sights emerging from the study of extraterrestrial planets had created opportunities for geomorphology to broaden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scope. This new approach was, however, neither unproblematic nor uncontested. In the discussions around mega-geomorpholog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1980s, the perceived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remote-sensing techniques to observe phenomena on vast spatial scales, on one hand, and the disciplinary centrality of fieldwork and field experience to geomorphology, on the other, was a recurrent theme. In response, mega-geomorphologists attempted to re-situate fieldwork and re-narrate disciplinary histories in such a way as to make remote sensing and planetary science not only compatible with geomorphological traditions but also means of revitalizing them. Only partially successful, these attempts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of adopting a planetary perspective in geomorphology, as in other earth sciences, was neither straightforward nor inevitable. They also show how the field and fieldwork could remain central to geomorphology while also being extensively revised in light of new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